2022-02-07 尿失禁與治療

頑固性膀胱過動症的治療新選擇PTNS

疑難小症覓良方021     2022/02/07   林口長庚醫院梁景忠醫師

膀胱過動症的治療選擇

膀胱過動症(OAB)的患病率約為12%至18%,太常跑廁所對生活品質有很大的負面影響。OAB和尿路感染以及跌倒風險的增加也有相關。第一線行為治療之後,第二線的治療通常是抗膽鹼能藥物,但是這些藥物會有口乾、便祕、視力模糊、解尿困難的副作用,常導致治療失敗。一旦口服治療效果不好,則需要有第三線的治療方法,例如肉毒桿菌素注射、薦椎或周邊神經電刺激法。電刺激的電極擺位可有不同的選擇,包含陰道內電刺激、薦椎旁表面電刺激、脛後神經電刺激(PTNS)等。

經皮脛神經電刺激(PTNS)

膀胱和逼尿肌受到薦骨神經纖維支配,透過針刺電極將電流從刺激器傳遞到脛神經,再逆行進入薦骨神經,達到神經調節作用,可以減緩膀胱過動的症狀。

治療時無須麻醉,在腳踝靠近脛骨神經表淺處,插入一根像針灸的細針電極,此時會有些微的刺麻感覺,電流的大小可依病人接受的電量做調整。整個治療需30分鐘,前3個月每週1次,之後可以調整為2週,或每個月1次。文獻報告的療效約有7成,可以改善急尿感、拉長排尿的間隔時間,以及減少急迫性尿失禁。副作用主要是施針處略有瘀青,或輕微疼痛,然而目前並未發生嚴重的併發症。衛福部雖已認可使用,但是健保仍沒有給付,對於藥物效果不佳的膀胱過動症,是可以考慮的治療選項。

哪些人適用

  1. 找不到病因的原發性(idiopathic)過動膀胱症。
  2. 藥物治療無效的神經性逼尿肌過動(Neurogenic detrusor overactivity) 是一種膀胱功能障礙,常見於患有腦中風、帕金森病、脊髓損傷、椎間盤突出、脊髓脊膜膨出、多發性硬化症,或糖尿病。

臨床實證的報告

一項1980年至2017年的統合性研究,評估經皮脛神經刺激(TTNS) 治療原發性,或神經性膀胱過動症的效用。結果發現48%至93% 膀胱過動的症狀改善,25%至45%尿失禁的治愈率,且無不良事件報告(Booth等,Neurourol Urodyn 2018;37(2):528)。另一項近期發布的研究,探討經皮神經電刺激(TENS)對藥物治療無效的神經性膀胱過動症(NOAB)的治療效果。83名NOAB參與者對3 個月的抗膽鹼能藥物治療不佳,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。TENS治療組停止服用抗膽鹼能藥物,並在薦骨兩側放上刺激的電極,隨後每天接受一次30分鐘TENS治療,持續90天。對照組則繼續接受抗膽鹼能藥物治療90天。研究結果發現,與對照組相比,TENS治療組的OABSS 膀胱過動評分降低、SF-36 生活品質評分提高、排尿日記以及尿動力學數值均有改善(Liu等,Phys Med Rehabil 2022;101(1):2)。

#竹爸醫師健康讚

  

林口長庚醫院 婦女泌尿科
梁景忠 教授